华东理工有什么专业?华东理工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药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劳动与社会保障、环境设计、社会工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与计算科学、日语、市场营销、生物工程、化学、材料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达设计、机器人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化学工程与工艺(与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合作)、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精细化工、风景园林、化学工程与工艺(复合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运动员)、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法学、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制药工程、英语、社会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与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安全工程、工业设计、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奥合作)、应用化学、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产品设计、储能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与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合作)、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生物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工智能、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德语、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
一、华东理工有什么专业
| 名称 | 学制 | 层次 |
| 经济学 | 四年 | 本科 |
| 金融学 | 四年 | 本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本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运动员) | 四年 | 本科 |
| 法学 | 四年 | 本科 |
| 社会工作 | 四年 | 本科 |
| 社会学 | 四年 | 本科 |
| 英语 | 四年 | 本科 |
| 日语 | 四年 | 本科 |
| 德语 | 四年 | 本科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 | 四年 | 本科 |
| 生物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生物科学 | 四年 | 本科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材料化学 | 四年 | 本科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本科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奥合作) | 四年 | 本科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与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合作)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人工智能 | 四年 | 本科 |
| 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本科 |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复合培养) | 四年 | 本科 |
| 精细化工 | 四年 | 本科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与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合作)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与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合作) | 四年 | 本科 |
| 油气储运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轻化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四年 | 本科 |
| 风景园林 | 四年 | 本科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药学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本科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本科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会计学 | 四年 | 本科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四年 | 本科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产品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本科 |
二、华东理工最好的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1、综合最好的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 排位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金融”,数码,双学位项目,教学,本科(工学、经济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9 | 4094 |
| 2 | 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方向。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本科、特色专业。战略技术,生物医药战略)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5 | 4726 |
| 3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码,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程教育。)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4 | 4880 |
| 4 | 工科试验班(能源与环境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本科。环境工程特色本科、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班)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3 | 5028 |
| 5 | 电子信息类(机器人实验班。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国际,卓越工程师,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3 | 5028 |
| 6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全英语教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0 | 5535 |
| 7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9 | 5724 |
| 8 | 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自动化,信息工程、自动化本科。自动化工程教育、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班。)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9 | 5724 |
| 9 | 工业设计(设计)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9 | 5724 |
| 10 | 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8 | 5900 |
三、学长学姐推荐的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华东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依托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本专业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被列入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及国家级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复认证,以及美国AB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本专业全体专任教师的长期努力,建立了先进完整的精品课程培养体系、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和以MOOC为主导的微专业等,所有课程可实现全英语授课,专业教学团队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专业教学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和化工专业实验等。毕业生去向:(1)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3)在与化工相关的大型国有企业、知名外企等从事产品开发、销售和企业管理工作;(4)通过自主创业、从事自由职业、私人投资等形式,在与化学工程及相关或其他领域内灵活就业。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学科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于2009年、2015年、2019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协会组织的三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培养遵守法律法规,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专门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专业主干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等。毕业生去向: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进入计算机公司从事软/硬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软/硬件系统的生产与营销工作;从事金融、贸易、商业机构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工作;从事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华东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分别于2013年、2019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协会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一批国家级人才带领的本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爱岗敬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高水平卓越拔尖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密切跟踪国际技术前沿,瞄准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优势,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培养环境,利用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以及教学基地条件,构建立体化科研创新人才育人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才,是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工程、过程测控仪表、工业控制装置与系统、嵌入式系统原理、人工智能基础、智能优化技术、智能控制、机器学习、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基础等。毕业生去向:进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电力、汽车、轨道交通、医疗装备等部门从事自动化系统和装置、智能化系统和算法的设计研究;进入IT和互联网行业从事相关产品或软件的开发和技术支持;进入国有大中型和外资企业从事生产过程控制及管理;进入金融保险等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及技术支持;进一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出国深造。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材料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华东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新兴本科专业,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学科基础,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专业特色。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新能源战略发展需求,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和化学储能材料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之一。师资队伍主要由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和活跃在科研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专业依托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是我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专业主干课程: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电化学基础、新能源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器件物理、光伏材料与器件工艺原理、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工艺原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等。毕业生去向:进入国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深造;进入科研系统相关研发单位,从事科研与开发工作;进入产业系统相关单位如光伏、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半导体等有关企业,从事开发、生产、销售等工作。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华东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宽厚的商务知识及扎实的会计、财务、审计和税法等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具备商务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熟悉中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惯例及相关法规,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与报告、财务分析与决策、审计与税务等会计实务操作的高级会计人才。专业主干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税法、财务报表分析等。毕业生去向:除在国内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外,适合在外商投资企业、跨国银行和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财务、信贷、财务分析、理财顾问、审计、税务和管理咨询等工作,以及在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会计和财务工作。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化工与制药类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双万计划国家赛道“一流本科”(全国唯一),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管理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专注培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专业的设置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2011年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建设硕士学位,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并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同时专业教学团队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类属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我校是全国首批设置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本专业现已发展为全国最为著名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专业紧紧依托化学工程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风险评价与控制实验室、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资源过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雄厚的师资力量,并联合生物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不同专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办学。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化学、生物、环境、化学工程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资源、能源、化工、冶金、材料以及生物、医药、食品等相关领域从事洁净生产工艺或末端治理研究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主干课程:在系统完整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教育体系中,突出结晶学与工业结晶、分离工程、工程流体力学、资源加工过程与装备、微生物技术、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等工程技术与人文教育,聚焦“物质分离过程中界面科学与工程”“复杂共伴生国家战略资源高效利用”及“城市矿山资源化”等领域,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特色专业教育体系。毕业生去向:在化工、石油、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等各类资源加工与利用相关企业、设计院(工程建设公司)、研究院等从事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生产、设计、研发;从事各类城市环境与资源管理工作;在高校相关专业从事辅助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家管理部门中从事技术贸易与技术管理工作。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中专
2022-10-28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