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录取分数线(北京)
文科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2017 | 617(中国语言文学类) | -- |
综合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2021 | -- | 619(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丰台校区)) |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中央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数学建模、优化与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掌握数学分析、代数、几何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算法设计和较强的编程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资料的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中央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和信息与计算科学招生计划(2022)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北京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02) | 物理必选 |
天津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丰台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3) | 物理必选 |
河北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8 | | |
山西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6 | | |
内蒙古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辽宁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吉林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5 | | |
黑龙江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江苏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浙江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丰台校区) | 综合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安徽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3 | | |
福建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3492(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江西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 | | |
山东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8 | | |
河南 | 信息与计算科学(5300元/年;办学地点丰台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8 | | |
湖北 | 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丰台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W05)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湖南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0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广东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丰台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广西 | 信息与计算科学(在丰台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8 | | |
重庆 | 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丰台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四川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丰台校区)(丰台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
贵州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丰台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
云南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丰台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
西藏 | 信息与计算科学(民族实验班)(藏语文≥9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专项计划)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2 |
陕西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甘肃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宁夏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3 | |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北京 | 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丰台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9 | 5479 | (02) | 物理必选 |
天津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丰台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9 | 4516 | (3) | 物理必选 |
河北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5 | 8162 | | |
内蒙古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3426 | | |
辽宁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9 | 6638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民族实验班) | 573 | 17778 | | |
吉林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7 | 6144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朝语答卷或加试朝语)(民族实验班) | 501 | 14514 | | |
黑龙江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4 | 6000 | | |
江苏 | 信息与计算科学(在丰台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3 | 10810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浙江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8 | 12715 | | |
福建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3 | 6483 | 3450(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江西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7232 | | |
山东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06 | 13509 | | |
广东 | 信息与计算科学(非定向)(办学地点:丰台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3 | 15918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广西 | 信息与计算科学(5300元/年,在丰台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6693 | | |
海南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76 | 2442 | (03) | 物理必选 |
四川 | 信息与计算科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丰台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13890 | | |
五、就业前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对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 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
1.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方面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是最具竞争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宽口径专业之一。 未来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急需数学和计算机的交叉人才,而拥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毕业生非常受欢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面向这一科研热点和国家重大需求,为科学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金融等领域培养专门人才,就业前景很好。 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科技、教育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在IT行业从事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也可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各大银行、通信企业的研究机构、互联网公司等;就业行业多在金融证券、数据分析、信息通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开发、教师、公务员等工作。
2.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 理工作。 1.继续深造: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 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掌握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因此继续深造的可选择领域将变得非常广泛。 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可以继续从事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凭借其出色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 IT企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
中专
2022-11-03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