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和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和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在黑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就业前景和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就业前景,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专业介绍和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和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和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录取分数线(黑龙江)
理科
年份 | 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 | 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 |
---|
2021 | 557(材料类(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 | 564(自动化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 |
2020 | 594(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598(自动化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2019 | 575(材料类(中外合作办学)(材料物理(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英语成绩不)) | 596(自动化类(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2018 | 572(材料类(材料物理(中英))(中外合作办学)) | 593(自动化类(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2017 | -- | 579(自动化类) |
二、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和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专业介绍
自动化类
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类
材料物理(中外联合办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该专业由我校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合作办学。学生各培养环节全部在我校完成,英方选派教师到我校讲授部分课程。完成学业后,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我校的学士学位证书及本科毕业证书。
通过中外两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开展工作,在学科理论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上与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接轨。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掌握材料物理专业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有创新能力,能在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国外大学继续深造和“三海一核”领域的生产制造企业及材料相关企事业单位。
三、就业前景
材料物理
1.材料物理就业前景:
材料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物理、化学、数学理论水平,以及较高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操作复杂仪器设备的能力,素质比较全面。适宜到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2.材料物理就业方向:
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攻读材料、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毕业生可在新材料高技术公司、大型企业的研发机构、国家级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新材料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自动化
1.自动化就业前景:
由于自动化专业所学知识量大,与其他学科交叉甚多,几乎所有专业都能与自动化挂钩,而且它与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就业面广,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学生转行、转专业也相对容易,如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领域都是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方向。 随着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就业前景更为广阔,选择方向也会更多,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将借助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理想位置。
2.自动化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于邮电、通信企业、信息产品制造业及其它新兴产业部门从事自动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软硬件开发和应用等工作,也可以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进入硕士阶段继续深造学习。 自动化专业就业领域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通信系统、钢铁企业、工矿企业、铁道、化工、航空、海关、税务、工商、外贸、大专院校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
中专
2022-11-03 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