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12 19:35:59解决时间:2022-11-04 07:26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兽药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 业毕业生应具有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为宽广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 识和发展潜力、适应性强,具有在兽药研发、生产、营销、兽药管理与执法、兽药教育及相关部门从 事研究、生产、管理、执法监督、教学等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兽用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和中兽药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 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生物制品及中兽药等方面的训练,具有兽用化学药物、生物 制品及中兽药的研究、开发及使用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动物试验等方面的基 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素质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具有良好的思想 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 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软件;
(3)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4)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组织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一 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的要求。
2.知识要求
(1)系统掌握化学药物、生物制品、中兽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
(2)熟悉主要动物疾病的病原种类和疾病发生的基本过程;
(3)熟悉兽药、医药以及兽医学、生命科学的理论、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4)熟悉国家动物生产、兽医与兽药发展、动物源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 法律法规,熟悉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5)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
3.能力要求
(1)系统掌握化学药物、生物制品、中兽药的基本分析技术和生产技术;
(2)掌握药效评价和质量控制等技术;
(3)掌握药物毒理和残留检测技术;
(4)掌握兽药正确使用技术;
(5)熟悉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免疫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制药技术;
(6)具有实验动物及动物试验的基本技能;
(7)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生物医学与药效学。
核心课程:动物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化 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动物病理学、动物病原学、 动物疾病学概论、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学、中药制剂学、兽医生物制品学、兽 医法规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教学实验、科研训练。具体包括课程实验(主要专业课实验)、教 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试验(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动物解剖学实验、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实验、实验动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 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物化学实验、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兽医微生物学实 验、兽医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动物病理学实验、兽医药理学实验、兽医毒理学实验、动物病 原学实验、动物疾病学概论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兽医生物制品学实验、兽医药剂学实验、中药制 剂学实验、中兽药药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特色:种子科学与工程是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历史积淀深厚,人才辈出,成绩斐然。作物品种选育保持着强势的地位。以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为杰出代表的作物育种团队所选育的小麦品种引领了解放后黄淮麦区6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中的4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全国第一本《作物育种学》统编教材就是由我校专家主编。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强劲的发展势头都昭示出我校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巨大潜力和辉煌未来。
主干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试验设计与分析、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和市场营销学等。
就业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约为97%,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植物育种与种质创新、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质量检验与评价、种子市场拓展与营销、种业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每年约48%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约50%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到国内顶尖“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或知名科研院所学习深造。
发展前景: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种子产业的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种子产业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内外大型种业、国家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对种业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优秀人才必将大受社会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