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2-12 18:14:52解决时间:2022-11-04 19:01
年份 | 采矿工程 | 环境科学 |
---|---|---|
2020 | 553(矿业类(含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 | -- |
2019 | 534(矿业类(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 | -- |
2018 | 542(矿业类(含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 -- |
2017 | 514(矿业类)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山西 | 采矿工程(智能采矿与隧道工程特色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 | 2 |
安徽 | 采矿工程(智能采矿与隧道工程特色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3 |
江西 | 采矿工程(智能采矿与隧道工程特色班)(4500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3 |
四川 | 采矿工程(智能采矿与隧道工程特色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贵州 | 采矿工程(智能采矿与隧道工程特色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云南 | 采矿工程(智能采矿与隧道工程特色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甘肃 | 采矿工程(智能采矿与隧道工程特色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新疆 | 采矿工程(智能采矿与隧道工程特色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正式复试前,考生需按要求准备好软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配合报考学院完成网络远程复试平台测试与模拟演练,请各位考生注意查看研究生院网站及报考学院网站通知,并保持联系方式畅通,以免影响复试。
1.一台电脑(第一机位、答题专用)
电脑安装Win7及以上操作系统;提前安装GoogleChrome浏览器,不支持IE浏览器;前置摄像头、麦克风、音箱,考试期间确保全部开启;关闭或卸载设备中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电脑桌面不可存放任何文档、视频、图片等资料;建议笔记本电脑连接有线电源使用,并同时确保安装有充满电量的笔记本电脑电池。
2.一部智能手机(第二机位、视频监控专用)
手机系统Android5.0以上、不支持苹果手机,建议准备手机支架;手机至少保证2小时充足的视频录制电量;考试期间建议关闭或退出所有无关软件,例如闹钟、QQ、录屏录音、音乐、视频、在线课堂等,确保在拍摄过程中不会被其他应用程序干扰;考生须将手机屏幕锁定设置成“永不”,避免考试期间因手机锁屏造成第二机位摄像头无法提供视频画面的情况。
3设备摆放
考生双手摆放桌面,第一机位正向面对考生,复试过程中全程开启,视频中考生界面底端始终不得高于胸部,双手须全程在视频录像范围。第二机位从考生侧后方45°距离本人1m处拍摄,可以拍摄到考生侧面及第一机位屏幕,需保证考官能够从第二机位清晰看到第一机位屏幕。
***环境
电脑建议使用有线连接宽带使用,备用无线网络、手机4G/5G热点。考生须事先用设备访问www.***网址进行网络测速,上传、下载网速应稳定在5Mbps以上。
5.面试环境
考生应选择独立、封闭、安静、明亮房间独自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整个复试期间,可视范围内不得放置学校和报考学院要求以外的物品,关闭与复试无关的电子设备。除考生本人外,复试全程考试期间不得有其他人在场,可视范围内不能有其他与考试无关的书籍、图片以及复习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