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05 13:51:40解决时间:2022-11-04 21:49
特色优势 本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甘肃省唯一集“本、硕、博”教育为一体的林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已培养了2000多名林业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依托甘肃省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在干旱半干旱区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快繁、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经济林抗逆栽培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能够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生态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气象学、土壤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测树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经济林栽培学、林业生态工程学、“3S”技术等。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林业、农业、环保、科研、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保护、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经济林培育、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生产、行政管理和教学与科研工作;可在本校及全国范围内报考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专业特色 本专业成立于1986年,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三个环境生态类专业之一。在2000年、2006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被教育部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现已形成特色和优势突出的“本、硕、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水土保持工程和荒漠化防治等基础知识,掌握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荒漠化防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林业、农业、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水土保持学、植物学、生态学、树木学、测量学、土壤学、土壤侵蚀原理、水力学、工程力学、沙漠学、水土保持林、荒漠化防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与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等。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水利、水保、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从事相关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资源开发、工程管理及教学科研等工作;可在本校及全国范围内报考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河北 | 林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山西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 | 5 | ||
内蒙古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山东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林学 | 5 | |||||||
湖北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W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四川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林学 | 5 | |||||||
甘肃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
林学 | 10 | |||||||
新疆 | 林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河北 | 林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1 | 95797 | ||
山西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0 | 67550 | ||
山东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3 | 164795 | ||
海南 | 林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20506 | (02) | 化学/生物(2选1) |
四川 | 林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110029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494 | 111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