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四川各专业排位:
1.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540(需要考602分);
2.麻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2259(需要考597分);
3.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2989(需要考595分);
4.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731(需要考593分);
5.临床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940(需要考590分);
6.应用心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302(需要考589分);
7.医学影像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689(需要考588分);
8.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131(需要考587分);
9.眼视光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131(需要考587分);
10.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6567(需要考586分);
11.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7456(需要考584分);
12.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456(需要考584分);
1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456(需要考584分);
14.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7893(需要考583分);
15.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893(需要考583分);
16.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7893(需要考583分);
1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18329(需要考582分);
18.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8329(需要考582分);
19.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329(需要考582分);
20.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329(需要考582分);
21.行政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8780(需要考581分);
22.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8780(需要考581分);
23.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8780(需要考581分);
24.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288(需要考580分);
25.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288(需要考580分);
26.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27.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28.卫生检验与检疫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29.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30.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31.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32.护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33.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34.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35.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36.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766(需要考579分);
3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758(需要考577分);
38.临床医学类(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25750(需要考568分);
39.金融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108(需要考584分);
40.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245(需要考583分);
41.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417(需要考582分);
42.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文科普通类排位3571(需要考581分);
43.法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571(需要考581分);
44.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4073(需要考578分);
45.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073(需要考578分);
46.广告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073(需要考578分);
47.教育学(师范)文科普通类排位4073(需要考578分);
48.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241(需要考577分);
49.护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448(需要考576分);
50.档案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649(需要考575分);
51.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4649(需要考575分)
2017年南昌大学各专业四川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四川 | 口腔医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10540 |
麻醉学 | 597 | 12259 |
临床医学 | 595 | 12989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 | 593 | 13731 |
临床药学 | 590 | 14940 |
应用心理学 | 589 | 15302 |
医学影像学 | 588 | 15689 |
建筑学 | 587 | 16131 |
眼视光医学 | 587 |
预防医学 | 586 | 16567 |
英语 | 584 | 17456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58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84 |
医学检验技术 | 583 | 17893 |
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83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 583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82 | 18329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582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82 |
安全工程 | 582 |
行政管理 | 581 | 18780 |
人力资源管理 | 581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 581 |
软件工程 | 580 | 1928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8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79 | 19766 |
药学 | 579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579 |
制药工程 | 579 |
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79 |
机械类(包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 579 |
护理学 | 579 |
自动化 | 579 |
化学类(包含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 579 |
生物工程 | 579 |
工业工程 | 579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77 | 20758 |
临床医学类(中英双学位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68 | 25750 |
金融学 | 文科 | 普通类 | 584 | 3108 |
行政管理 | 583 | 3245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 | 582 | 3417 |
法学类(包含专业:法学、知识产权) | 581 | 3571 |
法语 | 581 |
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578 | 4073 |
新闻学 | 578 |
广告学 | 578 |
教育学(师范) | 578 |
哲学 | 577 | 4241 |
护理学 | 576 | 4448 |
档案学 | 575 | 4649 |
旅游管理 | 575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江西省内最早设立该专业,在办学规模、师资等方面,处于省内优势地位,培养规模趋于稳定。2、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产业情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本专业突出宽口径与复合型特色,注重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外语好、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自动化专业与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在同一个年代成立,1958年为了国家和江西工业的发展,建立了江西工学院电机系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现归属于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现有工业控制工程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自动化专业近五年每年平均招收本科生110 余人,已经累计培养本科生4000余人。目前自动化专业在校本科生 468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专业)161人,已成为江西省自动化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2、师资队伍自动化专业具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 3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 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2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20 人。在任教师中长江学者1人、IEEE Fellow 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入选者2人和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省杰青)2人,具有出国留学经历 18 人,具有工程背景的老师有28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合作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 30项左右,江西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技项目共 50余项。为自动化专业教学提供实验保障的国家、省部、学校平台包括: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空间位置智能感知技术工程中心(培育)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条件建设项目--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综合实验平台等国家级实践平台,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以及南昌大学虚拟现实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智能车”和“智能制造”竞赛基地等实验实践平台。近三年来,自动化专业获得近500万元一流专业建设经费和综合改革试点经费的资助,打造了一个集教学、创新创业实践、科研训练一体的专业实验室,包括机器人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过程控制、等专业实验室,为自动化专业教学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实践平台保障。4、培养方式与特色自动化专业是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获批江西省卓越工程师计划。2019年提交国家工程认证申请,已经受理。自动化专业坚持按照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专业综合改革。自动化专业重点打造专业“新工科”建设,改革课程体系,跟进时代发展需求,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两个主线,围绕机器人控制和人工智能进行人才培养,使培养的人才更接近市场需求。培养特色: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培养过程中。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做起,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让学生理解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在大学四年中参与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同时给出参与途径的指南。其次,在大一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通识课,通过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再次在大二时,依托“智能车”和“智能制造”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项目实践等,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重要赛事,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在专业课程教学实验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准备找工作的学生,通过卓越班计划,让学生到企业实践基地实习,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总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 “厚德修身、格物致知、改革创新、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基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办学思想,近三年南昌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教育部主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教育部自动化类教指委主办的两类大学生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学生成绩斐然,获得国家奖励60多人次,每年都被保送到985高校中读研的学生近10%。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办学始于2001年,2013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后改为四年制。本专业采取科系合一的模式办学,充分利用公共卫生学院和两所大型附属医院检验科人才、教学条件,在2018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一,在全国140余家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高校中综合评价排名位于前列。2、师资队伍除了公共卫生学院以外,两所附属医院都是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检验科都通过了国际标准的ISO15189实验室认可。教授、副教授50与人,有本专业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0名,专业教师中有20余名博士、60余名硕士。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专业教师获得多项教学、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40余项,学科建设平台有省级学会挂靠、单位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医学领先学科。4、培养方式与特色充分利用科系合一的办学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基础扎实、功能齐全、既有良好的示范性。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跟随专门老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多名学生取得好成绩。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生物工程专业隶属于食品学院,始建于1984年的原江西工业大学食品工业学院粮食工程和发酵工程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培养适应21世纪生物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能服务地方建设的,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生物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富有家国情怀、具有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踏实严谨、耐心专注、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具备在生物工程领域承担设计、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教育服务等能力,能成为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具有深造基础和发展潜能,毕业5年后达到工程师从业能力。主要课程有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等。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近3年本学科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向我国生物工程行业领域培育和输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国内生物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食品、医药、环境等行业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专业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4人,高级职称占75%,博士学位占80%,45岁以下教师占50%,50%教师具有国外访学、工作一年以上经历。师资队伍中获得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教学团队成功入选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首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专兼职教学科研团队。
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专业创设于2014年,同年招收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学生。专业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南昌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点于2001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生,而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本院公共管理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之一。本专业一直秉承“立足江西,服务基层、辐射全国”的宗旨,强调科学定位,彰显特色,通过强根基、重品质、立创新,实现“教学科研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务实追求,成为江西省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育基地。2、师资队伍本专业目前有12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达7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100%,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任教师接近40%。随着专业的快速发展,本专业正逐步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与学缘结构都较为合理的高能高效的师资队伍。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1)形成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与竞赛紧密结合,通过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竞赛(HRU)、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精创教育杯)、全国模拟谈判竞赛等国家级竞赛平台,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2)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本专业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实验室购置了绩效管理教学软件系统、薪酬管理教学软件系统、人力资源沙盘模拟对抗平台等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对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领导力研究力发展研究所等院级研究机构。(3)搭建了广泛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立了湖北省大悟县校外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湖北省保康县校外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湖北省丹江口市校外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江西省资溪县人民政府校外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等31个校外实习基地和十余家友好合作单位并开展了实践教学,建立起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4、培养方式与特色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形成了良好的学生培养模式,具有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一是依托学科竞赛平台,将教学与竞赛紧密结合,通过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竞赛(HRU)、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精创教育杯)、全国模拟谈判竞赛等国家级竞赛平台,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重视实训基地建立,将教学与实训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了“师徒制”特色的以实训促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贯彻“立德树人”之理念,首创本科人才培养创新之“四百工程”,即“百部经典”夯基础,“百佳讲谈”普常识,“百村调查”促能力,“百优双创”重运用,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宽厚的人文社科知识、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和技能,熟悉新闻宣传法规与政策,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和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级采、写、编、评、摄等的专业新闻传播人才。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采写基础、通讯写作、融合报道、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英语新闻等。毕业和就业:胜任各类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工作,以及在党政、企事业机构和高校等单位从事内容采编制作、各类宣传、公关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中专
2022-12-19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