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昌大学云南各专业排位:
1.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916(需要考635分);
2.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464(需要考625分);
3.麻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982(需要考622分);
4.医学影像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982(需要考622分);
5.眼视光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183(需要考621分);
6.康复治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681(需要考614分);
7.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911(需要考613分);
8.临床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120(需要考612分);
9.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8794(需要考609分);
10.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794(需要考609分);
1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794(需要考609分);
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9444(需要考606分);
13.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672(需要考605分);
14.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907(需要考604分);
15.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907(需要考604分);
16.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0421(需要考602分);
17.旅游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684(需要考601分);
18.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684(需要考601分);
19.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957(需要考600分);
2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957(需要考600分);
21.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957(需要考600分);
22.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200(需要考599分);
23.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453(需要考598分);
24.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453(需要考598分);
25.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普通类排位11453(需要考598分);
26.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91(需要考597分);
27.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11691(需要考597分);
28.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91(需要考597分);
29.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1691(需要考597分);
30.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91(需要考597分);
31.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691(需要考597分);
3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91(需要考597分);
33.护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691(需要考597分);
34.口腔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0424(需要考465分);
35.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1650(需要考463分);
36.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1650(需要考463分);
37.护理理科普通类排位72263(需要考462分);
38.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2263(需要考462分);
39.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392(需要考618分);
40.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002(需要考610分);
41.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2002(需要考610分);
42.广播电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265(需要考607分);
43.广告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564(需要考604分);
44.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564(需要考604分);
45.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2564(需要考604分);
46.应用心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564(需要考604分);
47.护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564(需要考604分);
48.护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7033(需要考510分)
2019年南昌大学各专业云南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云南 | 口腔医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5 | 3916 |
临床医学 | 625 | 5464 |
麻醉学 | 622 | 5982 |
医学影像学 | 622 |
眼视光医学 | 621 | 6183 |
康复治疗学 | 614 | 7681 |
预防医学 | 613 | 7911 |
临床药学 | 612 | 8120 |
自动化 | 609 | 8794 |
药学 | 609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0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06 | 9444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605 | 9672 |
车辆工程 | 604 | 9907 |
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双学位合作办学临床医学) | 604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602 | 10421 |
旅游管理 | 601 | 1068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01 |
生物工程 | 600 | 10957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00 |
软件工程 | 600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99 | 11200 |
水利水电工程 | 598 | 11453 |
环境工程 | 598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98 |
制药工程 | 597 | 11691 |
工业设计 | 597 |
工业工程 | 597 |
工程管理 | 597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97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 597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597 |
护理学(原则上要求身高男168cm以上,女156cm以上) | 597 |
口腔医学(抚州校区) | 专科批 | 465 | 70424 |
临床医学(抚州校区) | 463 | 71650 |
医学检验技术(抚州校区) | 463 |
护理(抚州校区) | 462 | 72263 |
药学(抚州校区) | 462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18 | 1392 |
行政管理 | 610 | 2002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610 |
广播电视学 | 607 | 2265 |
广告学 | 604 | 2564 |
旅游管理 | 604 |
社会工作 | 604 |
应用心理学 | 604 |
护理学(原则上要求身高男168cm以上,女156cm以上) | 604 |
护理(抚州校区) | 专科批 | 510 | 27033 |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办学始于2001年,2013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后改为四年制。本专业采取科系合一的模式办学,充分利用公共卫生学院和两所大型附属医院检验科人才、教学条件,在2018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一,在全国140余家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高校中综合评价排名位于前列。2、师资队伍除了公共卫生学院以外,两所附属医院都是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检验科都通过了国际标准的ISO15189实验室认可。教授、副教授50与人,有本专业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0名,专业教师中有20余名博士、60余名硕士。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专业教师获得多项教学、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40余项,学科建设平台有省级学会挂靠、单位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医学领先学科。4、培养方式与特色充分利用科系合一的办学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基础扎实、功能齐全、既有良好的示范性。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跟随专门老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多名学生取得好成绩。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是由原江西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而来,江西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1958年设立并开始招生。1984年本专业开始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1993年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 江西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改名为南昌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至今。2、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6人,获博士学位2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赣鄱“555”领军人才、省“百千万”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杰青等骨干教师7人。从美国和英国全职或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访学或求学经历教师8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本专业2003年获批江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2016年获批江西省重点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是国家“双万”计划中央赛道第一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独立的专业实验室和数学建模实验室。4、培养方式与特色:培养方式:本专业践行“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校训,围绕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以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发展,以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为动力,重基础,强能力,抓创新,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坚实数学基础和良好数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坚定政治认同、开放创新思维、严谨科学精神、宽广国际视野的人格健全的复合型优秀人才。特色:本专业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办学经验,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心,以学生继续深造和及时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制定了一个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符合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数学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小贴士: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专业学习研究对象是: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知识和数学软件的使用。2.核心课程有哪些?专业研究方向有哪些?核心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Python程序设计、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近世代数、微分几何、拓扑学、数学建模、数学规划、回归分析、可靠性数学、运筹学、时间序列分析、数值分析、多元统计分析、随机过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等。专业研究方向有:分析,代数,几何,方程,拓扑,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3、本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或国际化交流项目?本专业目前开展或参加的学科竞赛主要有:密码挑战赛,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数学竞赛以及校级、省级、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本专业的国际化交流项目有:南昌大学与很多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关系,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学校组织的交流生选拔活动,通过选拔获得赴国外著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4、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面广,可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创新和发展数学理论基础,也可服务于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经济、金融、证券等行业,为这些行业的发展提供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支撑。5、专业发展趋势如何?在国家重视基础科学发展以及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之际,本专业作为第一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广阔,发展趋势很好。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历史渊源本专业起源于1958年江西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2002年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入选江西省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2016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机械类大类排名第一,2018年受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优势专业,2019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属机械工程学科,1990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010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在“十一五”期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在“十二五”期间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2、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58 人,其中教授 16 人、副教授 22 人,具有博士学位 75%,海外留学经历 60%,工程实践经历 80%;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骨干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模范教师等国家、省部级教育教学人才 22 人次。3、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先后被评为省品牌专业、省特色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机械大类专业中排名第一。本专业隶属于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所属机械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江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机器人与焊接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现代机械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作为工程学科之一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机械工程B-,入选“新材料技术”世界一流学科群;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 1 项。4、 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面向国家实施“中国制造 2025”战略,依托机械工程学科,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对接国际,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江西制造业发展需要,目标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理论、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行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成为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本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提高实践能力,教协同激发创新思维,学科竞赛增强创新能力,产教融合提升工程能力”多层次、立体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比例达 50%以上。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生物工程专业隶属于食品学院,始建于1984年的原江西工业大学食品工业学院粮食工程和发酵工程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培养适应21世纪生物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能服务地方建设的,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生物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富有家国情怀、具有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踏实严谨、耐心专注、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具备在生物工程领域承担设计、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教育服务等能力,能成为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具有深造基础和发展潜能,毕业5年后达到工程师从业能力。主要课程有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等。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近3年本学科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向我国生物工程行业领域培育和输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国内生物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食品、医药、环境等行业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专业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4人,高级职称占75%,博士学位占80%,45岁以下教师占50%,50%教师具有国外访学、工作一年以上经历。师资队伍中获得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教学团队成功入选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首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专兼职教学科研团队。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人文素养、有创新思维,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机构工作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与研究的护理专业人才。2、办学条件护理学院下设6个教研室、1个护理学实验中心和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实验中心设计理念先进,临床模拟环境温馨,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高仿真护理教学模型、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等,较好地满足多层次教学需要。现为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国家级医学仿真实验中心参与单位之一。学院还有9所省内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所精神病医院和2个社区服务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学院拥有一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双师型”优秀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现有教师46名,其中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含在读博士)达50%,具有海外经历教师占25%。博、硕士生导师49人(含兼职导师)。教师中有南丁格尔获奖者 1 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省级以上课题82项,科研总经费超600万元;发表论文215项,SCI 论文26篇;主编教材8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科技奖3项;连续5年累计14次获国家级授课比赛及技能比赛奖;获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共5门。4、主要课程英语、护理伦理学、人体解剖学、医院微生物与医院感染、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5、服务方向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工作。就业方向为三级甲等医院或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
药学类
药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沿革2000年 药学专业开始招生,挂靠原江西医学院基础医学部2002年 成立江西医学院药学系2005年 药理及临床药理教研室划入药学系,随学校合并更名为南昌大学药学系2012年 更名为南昌大学药学院2、学科建设南昌大学药学学科源于1984年由老一辈药理学家冯高宏教授等创建的江西省第一批药理学硕士点,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学科得到较快发展,药理学为江西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药学一级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2011年批准为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药学本科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并成立药学系,2012年升级为药学院。药学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培养方式与特色药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二)专业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学、医药商品学、临床医学概论等。(三)药学专业特点和优势本专业依托南昌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结合扎实的化学学科基础和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给药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及实践平台。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及药学自身特点,我院培养了大量知识结构完整的毕业生走进药学行业,改变了以往制药工业领域生产和研究人员单纯由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知识结构组成的传统,为药学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同时在全国拥有60多个实习基地及联合培养单位,给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机会。通过近二十年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医药健康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中专
2022-12-19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