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昌大学甘肃各专业排位: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8332(需要考545分);
2.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8332(需要考545分);
3.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511(需要考544分);
4.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683(需要考543分);
5.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683(需要考543分);
6.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683(需要考543分);
7.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683(需要考543分);
8.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683(需要考543分);
9.护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840(需要考542分);
10.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840(需要考542分);
11.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840(需要考542分);
12.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840(需要考542分);
13.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840(需要考542分);
14.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8840(需要考542分);
15.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033(需要考541分);
1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033(需要考541分);
17.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033(需要考541分);
18.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033(需要考541分);
19.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9033(需要考541分);
20.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1668(需要考576分);
21.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668(需要考576分);
22.历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714(需要考575分);
23.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714(需要考575分);
24.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768(需要考574分);
25.护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825(需要考573分);
26.哲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825(需要考573分);
27.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825(需要考573分)
2020年南昌大学各专业甘肃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甘肃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5 | 8332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545 |
药学 | 544 | 8511 |
车辆工程 | 543 | 868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43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543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543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43 |
护理学 | 542 | 8840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42 |
预防医学 | 542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 542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42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电子商务) | 542 |
水利水电工程 | 541 | 903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41 |
工业工程 | 541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 541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541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文科 | 576 | 1668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 576 |
历史学 | 575 | 1714 |
工商管理 | 575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574 | 1768 |
护理学 | 573 | 1825 |
哲学 | 573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573 |
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历史渊源本专业及学科的主要发展历程:1958年锻压专业招生1993年获得江西省第一个博士点“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点授予权1997年增加焊接(潘际銮院士领衔)和塑料成型模块1999年合并成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0年建立全省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先进成形与模具实验室”2008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0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获批江西省高性能精确成形重点实验2012年获批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2013年获批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江西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评价第一名2017年获批江西省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2018年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2018年本专业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为国家“一流学科”同时,本专业依托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是国家“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2、 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由潘际銮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引领的一支教研能力突出、中青年优秀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8人(7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78%),具有国外留学经历16人(70%),二级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百千万人才5人。3、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一)教学平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南昌大学-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南昌大学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省级教学团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科研平台:“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先进成形与模具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江西省高性能精确成形重点实验”“江西省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4、 培养方式与特色(一)培养方式:4年制本科教学,授工学学士学位,学位学分最低要求169学分,非学位学分最低要求6学分(含军事技能训练2学分、第二课堂2学分、生产劳动2学分),同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二)特色:(1)办学历史悠久,学科与专业建设基础扎实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依托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拥有潘际銮院士领衔的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职教师中省级教学名师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86.9%,博士学位82.6%,海外访学经历65.2%,获国家基金人均1.5项。(2)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形成了较明显的产教融合区域特色优势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江铃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设“卓越计划实验班”等校企合作,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江铃集团中高层干部约50%为我院毕业校友。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历史渊源本专业起源于1958年江西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2002年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入选江西省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2016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机械类大类排名第一,2018年受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优势专业,2019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属机械工程学科,1990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010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在“十一五”期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在“十二五”期间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2、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58 人,其中教授 16 人、副教授 22 人,具有博士学位 75%,海外留学经历 60%,工程实践经历 80%;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骨干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模范教师等国家、省部级教育教学人才 22 人次。3、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先后被评为省品牌专业、省特色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机械大类专业中排名第一。本专业隶属于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所属机械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江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机器人与焊接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现代机械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作为工程学科之一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机械工程B-,入选“新材料技术”世界一流学科群;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 1 项。4、 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面向国家实施“中国制造 2025”战略,依托机械工程学科,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对接国际,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江西制造业发展需要,目标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理论、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行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成为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本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提高实践能力,教协同激发创新思维,学科竞赛增强创新能力,产教融合提升工程能力”多层次、立体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比例达 50%以上。
药学类
药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沿革2000年 药学专业开始招生,挂靠原江西医学院基础医学部2002年 成立江西医学院药学系2005年 药理及临床药理教研室划入药学系,随学校合并更名为南昌大学药学系2012年 更名为南昌大学药学院2、学科建设南昌大学药学学科源于1984年由老一辈药理学家冯高宏教授等创建的江西省第一批药理学硕士点,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学科得到较快发展,药理学为江西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药学一级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2011年批准为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药学本科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并成立药学系,2012年升级为药学院。药学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培养方式与特色药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二)专业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学、医药商品学、临床医学概论等。(三)药学专业特点和优势本专业依托南昌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结合扎实的化学学科基础和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给药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及实践平台。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及药学自身特点,我院培养了大量知识结构完整的毕业生走进药学行业,改变了以往制药工业领域生产和研究人员单纯由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知识结构组成的传统,为药学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同时在全国拥有60多个实习基地及联合培养单位,给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机会。通过近二十年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医药健康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化学类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专业实力强化学学院施行化学类本科专业大类招生,下设化学、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化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两个专业在江西省高校化学类本科综合评估中连年排名第一,是省优势专业和特色一流专业。近三年来,化学类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95%左右,考研升学率34%左右;本科生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得2个国际级奖项,29个国家级奖项,66 个省级奖项。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开展Summer School集中授课,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高校联合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并邀请海内外专家来院开展“智汇讲坛”系列学术论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化学人才。2. 培养有特色化学类本科生第一、第二学年按大类培养,第三学年开始分为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培养。根据“一流定位,国际视野,名师引领,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院的“1+8+N”育人特色(1名导师,8名学生,培养学生的N种专业能力),从第三学年起,设置不同的个性选修课程模块体现不同的特色方向,并配备相应方向导师给予个性选修课建议和全程专业、职业发展指导。3. 科研教学软硬件好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工业催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覆盖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院设有3个二级单位、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校级非独立科研机构,和3个校级独立科研机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亿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7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69人,具有博士学位79人,并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井冈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师资力量。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有着近八十年的办学历史,源于1940年成立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创办于抗日烽火之中,2007年成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2、师资队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教师队伍中,973首席科学家1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人,生物学国家教指委委员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90%,生师比约为12:1。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5年教师承担的各类科研5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十二五”农业科技支撑项目 1 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 项,省部级科技项目 43 项,纵向总经费 1300 万元;发表论文 2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100 余篇。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带动了高水平的本科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实施全员导师制,突出“导学”作用。全体专业教师都担任本科生导师,覆盖到全体本科生,每个导师负责指导一个小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8-10名学生组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学习全过程。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还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申报创新项目,开展创新训练,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
工业工程类
工业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立足江西、服务全国,掌握扎实的经济管理、系统工程和数理科学等理论,拥有现代工业工程技术、方法和实践能力,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组织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综合评价、管理决策、系统优化等工作的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2.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掌握并能应用本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并能应用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并能利用相关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工具;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2)能力要求: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工业工程专业领域问题的分析、规划、设计、实施、评价和改善的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并发挥系统集成作用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人际交往及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有基于工业工程知识的创新创业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以及开发的法律、法规,具备正确分析评估工程与管理方案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环境以及文化的影响的能力,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具备独立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和宽广、方法的视野。(3)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和问题导向及持续改善的专业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II)、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I)、运筹学、工程经济学、系统工程、系统创新方法、统计学、管理学、Python程序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制图(II)、电工电子学(II)、工程训练(II)等。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中专
2022-12-19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