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27642(需要考472分);
2.茶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8184(需要考470分);
3.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28184(需要考470分);
4.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734(需要考468分);
5.农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9610(需要考465分);
6.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610(需要考465分);
7.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9610(需要考465分);
8.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610(需要考465分);
9.森林保护理科普通类排位30138(需要考463分);
10.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4735(需要考503分);
11.广告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968(需要考500分);
12.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5075(需要考499分);
13.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5361(需要考496分);
14.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5853(需要考491分)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黑龙江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2 | 27642 |
茶学 | 470 | 28184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70 |
金融工程 | 468 | 28734 |
农学 | 465 | 29610 |
环境工程 | 465 |
应用化学 | 465 |
电子信息工程 | 465 |
森林保护 | 463 | 3013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503 | 4735 |
广告学 | 500 | 4968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499 | 5075 |
市场营销 | 496 | 5361 |
工商管理 | 491 | 5853 |
新闻传播学类
广告学
浙江农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与人文素养基础、创新精神、创意与创业能力,掌握广告学理论与技能,熟悉现代传媒、创意、营销、公关、会展、创业等知识,集广告运作能力、策划创意能力、信息传播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研究、影视广告编导、电脑图文设计、广告经营与管理、品牌传播、广告心理学、广告美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在广告行业、新闻媒体广告部门从事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经营与管理等工作;在创意、咨询公司从事项目策划、运作与管理等工作;在会展、公关公司从事会展、公关活动的策划、管理、设计等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传播、组织形象传播、市场推广、对外宣传等工作。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就业率:2012年96.51%;2013年93.02%;2014年10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浙江农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了解我国工商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工商管理的惯例和规则,熟悉民营企业经营环境和特点,具备分析和解决工商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生态文明意识,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创业型经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测评与人员选拔、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与薪酬管理、质量管理、创新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市场研究。
就业方向:学生可考入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或者到现代工商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战略管理、服务管理等管理工作,也可在有关政府部门、学校和科研院所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专业优势:本专业属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上州分校、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等国外高校有“2+2”或“3+1”学分互认合作项目,学生可在本专业修完两年或三年后进入上述学校相关专业学习,完成相关学分后可同时获得两个学校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上州分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瑞典林奈大学、台中静宜大学等十余所海外高校有交换生访问生项目,学生可在大学期间前往对方学校学习6-12个月。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高校有硕士研究生项目,同时还有寒暑假学生赴美社会调查项目。
专业优势:本专业属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就业率: 2012年98.15%;2013年89.66%;2014年100%。
金融学类
金融工程
浙江农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随着经济和金融发展而设立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性金融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金融工程的主要技术和方法,能够运用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际问题,具备处理银行、证券、投资和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并熟悉国家金融监管的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货币银行学、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
就业方向:学生可考入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部门从事金融工具创新、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金融工作;还可在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金融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上州分校、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等国外高校有“2+2”或“3+1”学分互认合作项目,学生可在本专业修完两年或三年后进入上述学校相关专业学习,完成相关学分后可同时获得两个学校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上州分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瑞典林奈大学、台中静宜大学等十余所海外高校有交换生访问生项目,学生可在大学期间前往对方学校学习6-12个月。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高校有硕士研究生项目,同时还有寒暑假学生赴美社会调查项目。
植物生产类
农学
浙江农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作物新种质创制、分子设计育种、种子研发与生产、质量控制与经营管理、功能型农产品生产与利用、特色作物新品种培育及其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坚实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理论基础,适应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精品农业需要,从事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及种子生产、农产品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复合型农业科技骨干和未来领导者。
主要课程:植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作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植物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农产品贮藏与综合利用、特种作物开发与利用、设施农业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政府机关、农业管理部门、农技推广部门、涉农高新企事业单位、种子企业、农资公司等农业相关单位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作物高效生产与管理、新型农产品开发与利用、都市与休闲农业等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技术开发与推广、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亦可从事种子研发与生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进出口贸易以及基因工程、分子设计育种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专业优势:目前,学校已拥有与该专业相关的作物、种业、设施农业、植物保护、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就业率:2012年92.59%,2013年92.59%,2014年98.18%。
化学类
应用化学
浙江农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掌握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有坚实应用化学理论基础,能够从事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管理及技术培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及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技术、有机合成、化工原理、林产品加工利用、精细化学品及应用、林产品检验等和上述课程有关的实验课程。
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商品检验、化工、仪器、环保、医药、外贸、海关、质检、食品行业、能源、建材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检验、环境监控和技术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也可报考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所的功能材料、生物化工、药物化学等方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培养特色:本专业设有省级生物质材料利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采取多种举措强化特色人才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美国拉玛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等高校进行3+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交换生培养等,与浙江省质检局、环保局、传化化工、华特化工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签定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突出,约三成学生在省大学生化学竞赛、挑战杯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毕业生专业素质能力得到广泛认可。研究生录取率居全校前列,其中2010届考研录取率达23%,其中有多人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中科院、中国林科院、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名所。
就业率: 2012年98%;2013年95%;2014年94%。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浙江农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好的工程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电子设备与系统、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控制技术的融合能力,能从事以上相关系统的各类电子设备、检测控制和信息系统,尤其是农林业智能仪器与装备的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并富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子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EDA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DSP技术及应用。
就业方向: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和科研,在电子信息管理、电子设备、计算机、通讯等企业从事电子信息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调试、维护等技术和管理工作。根据2014年的麦可思数据,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薪资水平排名全校第5/57,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率名列全校第2/57),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100%满意)排名全校第1。
专业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围绕开展电子信息技术与农林业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自成特色。一是实行“平台+模块”的专业培养模式,构建以大类限选课为基础、以专业核心课为中心、以专业选修课为辅助的课程体系;二是开展特色课程, 增设农产品及温室环境无损检测等课程,增强“智慧农林业”特色;三是开展多元化实践基地建设, 推进产、学、研结合; 建设了校内创新创业基地;与唐桥科技等知名企业合作, 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是以学科竞赛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 将专业教师科研成果引入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充分利用学科的学生创新基地,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
就业率:2012年95.31%,2013年100%,2014年94.83%。
中专
2022-12-19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