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面向全国招生,计划规模居全国一流大学前列,考生入学后的基础和情况各不相同。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学校定期修订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为2020版,构建了“通识教育.拔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3M+6C”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因材施教。
3M”指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和微专业,是山东大学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山东大学深化“四新”建设和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主修专业是学生主修的学士学位或双学位专业;学校鼓励优势特色专业开办辅修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须与主修学士学位归属不同的本科专业大类,辅修学士学位总学分不少于60学分;微专业是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质,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通过对学习者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其能够具备该方面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分为全面提升型、跨学科复合型和学科延伸性三个类型,每个微专业一般设置5-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总学分在20学分左右。
本科生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各有一次转专业学习的机会。为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转专业实行“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要求”的方式。除部分特殊招生类别的考生外,学校不再统一规定其他报名条件;取消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学生可自由申请,由各学院自主确定选拔方式、考核内容及录取标准,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选拔录取工作。具体要求可查看《山东大学在校本科生转专业学习管理规定(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