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我区“国家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和报考条件是哪些?
答: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下达到我区的国家专项计划面向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田阳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忻城县、宁明县、龙州县、天等县、大新县、田东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等34个县招生,其中合山市为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其他33个县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我区其他地区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考生,具有填报国家专项计划的资格:
①高考报名时具有上述34个县户籍且连续满3年,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②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在户籍所在县实际就读,并在户籍所在县参加高中毕业会考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45.我区“地方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和报考条件有哪些?
答:地方专项计划面向全区农村考生。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考生,具有填报地方专项计划的资格:
①高考报名时户籍地为区内的农村且连续满6年,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②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在户籍所在县实际就读,并在户籍所在县参加高中毕业会考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招生高校为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7所高校。
46.“农村”户籍如何界定?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的批复》(国函〔2008〕60号)有关要求,以及广西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广西统计用区划和城乡属性代码(15位)》(详见:http://www.gxtj.gov.cn/zdbz/tjbz/xzqhdm/201503/t20150318_54468.html),统计用区划和城乡属性代码(15位)中后3位所表示的意义为:111表示主城区,112表示城乡结合区,121表示镇中心区,122表示镇乡结合区,123表示特殊区域,210表示乡中心区,220表示村庄。把其中的112城乡结合区、122镇乡结合区、210乡中心区和220村庄界定为农村。例如:考生A户籍地为南宁市三塘镇围村,考生 户籍地为南宁市三塘镇三塘村,考生C户籍地为南宁市青秀区新兴村,通过查询这三名考生的户籍地城乡分类代码,考生A户籍地南宁市三塘镇围村的统计用区划和城乡属性代码(15位)中后3位为“220”,该生界定为农村户籍;考生 户籍地南宁市三塘镇三塘村的统计用区划和城乡属性代码(15位)中后3位为“112”,该生界定为农村户籍;考生C户籍地为南宁市青秀区新兴村的统计用区划和城乡属性代码(15位)中后3位为“111”,该生界定为非农村户籍。
答:①招生院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自主招生方案,并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②符合招生院校自主招生条件的高中毕业生,经所在中学推荐或其他形式提出申请,由中学向招生院校提供考生在校德智体美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
③招生院校组织专家组,按照自主确定并经公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对考生材料进行审查,并在进行面试等相关测评、考核后,提出候选人,招生院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
④考核通过的入选考生名单须及时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并在考生所在中学、招生院校网站以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指定的信息发布平台、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或新闻媒体上公布。
⑤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招生院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招生院校投档。招生院校对先期考核通过并且符合统考成绩要求的考生,进行综合评价、自主招生。
⑥招生院校录取工作结束后,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应将招生院校自主招生的考生通过本省级招办信息平台和有关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招生院校须及时将自主招生的已录考生名单在本校网站上公布。
免费民族预科:招生对象为面向区内60个老、少、边、山、穷县(市、区)农村户口的应届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继续实行减免交学费上学的优惠政策。在广西招生考试院编制的
《2016年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中专业名称表述为“少数民族预科班”。
普通民族预科班:招收对象为广西区内的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其条件为:少数民族考生,实行交费上学。在广西招生考试院编制的《2016年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中专业名称表述为“普通民族预科班”。
60.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的条件是什么?
答:(1)区内普通少数通民族预科班和区外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报考的条件是:所有少数民族考生。
(2)报考区内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考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少数民族考生;
②应届高中毕业生;
③农村户口;
④户口属于60个老、少、边、山、穷县的考生。具体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那坡县、凌云县、东兰县、凤山县、乐业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靖西县、都安瑶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林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德保县、田林县、马山县、天等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上林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忻城县、隆安县、龙州县、田东县、河池市金城江区、蒙山县、宁明县、钟山县、武宣县、灌阳县、资源县、天峨县、田阳县、博白县、苍梧县、融安县、藤县、桂平市、兴业县、百色市右江区、贺州市八步区、南宁市邕宁区、大新县、上思县、陆川县、合山市、平果县、南丹县、宜州市、扶绥县、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象州县、恭城瑶族自治县、防城港市防城区和东兴市。
73.小学壮汉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有什么招生对象及条件?
答:参加2016年普通高考、生源地为定向招生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会讲壮语(包括壮语当地方言);高考成绩达到2016年我区高职高专录取控制分数线;身体健康,体检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