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发源于建校初期的基础部,2003年9月建院,是学校培养卓越人文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坚持“人通智至、文慧天下”理念,为政府机关以及新闻媒体、旅游、交通、商业服务等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现有教师近70人,其中中宣部、国家旅游局、重庆市等省部级专家5人,教授7人、副教授1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暨海外留学(访学)经历教师60余人;在册本科生、硕士生及留学生800余人。开设学、广告学、旅游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
工业设计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交通运输工具设计,面向多种产品形式,以设计学和机械工程学科为背景,以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为重点,开展符合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专业教育,将本专业建设成为交通特色鲜明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型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
学院简介重庆交通大学马蒂亚斯国际设计学院由国际知名设计教育专家盖尔哈特?马蒂亚斯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学院致力时尚设计教育15年,由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原艺术设计系和机电学院原工业设计系共同组建而成,拥有设计高中级专职教师41人,并由“巴渝海外引智计划”引入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院长克劳斯?海瑟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与教学,下设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四个专业,在校本科学生800多人。学院开办独特教育实践,配置了完整的艺术设计实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翻译两个专业)1.英语专业专业定位: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个性”为育人原则,依托我校工程翻译研究中心等人文社科基地,培养“精英语、懂工程、知商贸、善管理”的高级工程英语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浓厚的中国情怀、广阔的国际视野、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语言技能、厚实的文学基础、基本的工程知识,能在工程、外事、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高级
为落实“厚基础、宽口径”的育人原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按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进行大类招生。工程翻译实验班和日汉翻译方向入学时进行选拔。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主要学习相应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外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并形成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业务水平及素质。学生进校后,首先统一进行为期两年的基础培养(除工程翻译实验班和日汉翻
应用统计学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于统计学在交通、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应用,以深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优势,利用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统计、交通、金融等领域的问题,以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本专业具有交通与信息处理特色,并在国内外相关专业具有交大的知名度。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技术、应用随机过程、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软件。就业服务方向和从事主要工作:毕业生可在物流公司、咨询公司、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数学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2015年实行大类招生。数学类以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干学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原则进行数学类专业人才和交叉型复合人才的培养。该类两个专业学生入学后前两年完成大类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于第五学期按照学业成绩、综合表现、个人特长等差异分流到大类所含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7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1人,Elsevier(爱思唯尔)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者1人,国际杂志Neurocomputing(SCI二区)编委1人,JournalofAppliedMathematics(美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本专业以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国际商务与国际物流特色,以经济、贸易等的基础理论和业务素质教育为重点,服务于重庆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并面向全国输送优秀外贸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掌握经济贸易基本理论,能够熟练使用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能够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
经济学专业定位:坚持以培养优秀的学生、扩展学生的职业生涯为使命,力争成为在交通经济、金融投资、政府机构服务以及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人力资源的摇篮。力争在重庆市同类专业中处于一流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知名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经济学基础理论功底深厚,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相关政府部门、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三个专业)工商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三个专业,2015年实行大类招生。工商管理类以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为主干学科,依据厚基础、强素质、注重经管交叉的原则实行宽口径人才培养。该类所含专业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修读完成专业大类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基础平台课程,并达到相关规定要求,于第四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专业分流时,综合学生学业成绩、综合表现与个人特长,在大类所含
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专业源于交通,人才培养和科研以交通物流为主,突出物流系统规划、货物运输、多式联运及(交通建设)工程物流。在西部地区同类专业中处一流水平,在国内同专业院系中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力,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含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三个专业,2015年实行大类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是管理学学科门类中为基础和重要的专业类之一,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经济学、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类相互渗透交叉和支持。该类所含专业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修读完成专业大类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基础平台课程,并达到相关规定要求,于第四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
建于1982年,名为交通运输管理系,2003年设财经学院、管理学院,2015年合并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198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1170余所本科院校中招收管理学博士的120多所院校之学院现有教职工163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5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重庆市和交通运输部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国家级学会理事、常务理事24人次,专业执业资
应用化学应用化学专业以基础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化学为主干学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进行化学类专业人才和理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1.专业定位:应用化学专业立足于化学化工的应用,以精细化工、材料化学课程为重点,以理为主、理工结合,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人才教育。力争在重庆市化学类专业有一定影响力,并在国内相关专业有一定知名度。2.培养目标:本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并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重庆交通大学原土木建筑学院材料系、理学院化学系和理学院物理教学部共同组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58名,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8名,本科生700余名,研究生90余名。学院开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应用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同时承担全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公共课程的教学,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与土木工程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相关企业及科研设计院所,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以机械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以汽车和航空发动机及空调通风与节能为重点,以重庆汽车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战略为目标,服务于重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成交通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包括“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2个方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定位: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工业和机电装备产业,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和交通工程为背景;以工业电气自动化、交通装备电气自动化专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充分利用行业优势,结合重庆地区产业发展战略,服务于重庆及西部电气行业发展,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在重庆及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电气工程、自动化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交通机电一体化技术为特色的专业格局。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5个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有五个本科专业――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地理学”;一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风景园林”;一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拥有CGB云端实验室,是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BIM分会的副会长单位,是中国建筑教育学会等多个专业学会授权的“全国BIM应用技能报名考试点”。现有专业教师47人,其中博士21人,硕士22人。具有高级职称20人,双师型教师15人。专业
地理科学类(含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地理科学类包括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地理科学为基础、空间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向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领域,培养具有地理科学思维的厚基础、宽专业、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修读完成专业大类规定的通识教育和基础平台课程,并达到相关规定要求,第五学期综合学生学业成绩、表现与个人志愿分流到大类所含专业学习。1.人文
建筑类(含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三个专业)建筑类专业包含建筑学、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三个专业。建筑类以建筑学为主干学科,具有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和城乡规划设计结合的培养特色,按照厚基础、高素养、强能力、重创新的原则实行宽口径人才培养。该类所含专业入学后第二学年修读完成专业大类规定的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并达到相关规定要求,于第三学年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专业分流时,综合学生学业成绩、综合表现与个人特长,在大类所含专业内选择专业。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