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04 22:36:25解决时间:2022-11-03 18:01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工程制图、 工程测量、高等级公路及大中桥与小桥涵的养护设计、养护工程试验和施工质量检测、养护 施工组织设计、养护预算和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道路养护与管理组织能力,从事 道路和桥梁的施工、养护和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韭面向
主要面向公路、桥梁施工和养护企业,在公路施工、养护、管理岗位群,从事公路测量、 试验检测、养护、施工组织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编制公路、桥梁工程养护预算及竣工结算的初步能力;
3.掌握公路和桥梁养护工程测量、土质及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
4.掌握公路养护、施工、工程管理及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知识;
5.熟悉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具备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的评定能力,以及公路、 桥梁日常维护检查、小修保养和大中修的能力;
6.了解公路桥梁养护、路政法规、公路经营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道路建筑材料、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技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招投标与监理实务、道 桥检测与维护技术、公路养护管理、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公路工程测量、公路试验与检测技术、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价、公路养护 施工技术、桥涵养护施工技术等实训。
在公路、桥梁施工和养护等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公路养护工压路机操作工桥隧工平地机操作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公路养护与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纺织工程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应纺织学科与材料、信息、 机电、环境、管理、艺术、贸易营销等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 并在纺织领域某一方面具有专长,能在纺织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纺织品和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 管理、商务贸易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实践和科学 研究的基本训练,系统地掌握纺织品的生产原理与制造技术、设计与开发方法,了解纺织品的生 产及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并具备纺织科学研究及市场开拓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纺织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各种纺织原料的性能、纺织加工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染整和非织造方 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纺织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纺织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技能,具备纺织专业项目设计、实验设计、产品检验测试和 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6.熟悉纺织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和商品贸 易的基本能力;
7.熟悉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8.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具备科学研 究的初步能力;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涵盖工程学和纤维材料学、纺织设计学以及纺织制造学 等知识领域,包含的核心知识单元主要有工程设计制图、工程力学、纺织机械原理、电工与电子 学、信息技术、纺织数理统计、高分子材料学、纺织材料学、织物组织学、纺织品设计学、纹织学、纺 纱学、机织学、针织学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设计制图(64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纺织机械原理(48学时)、电工与电 子学(64学时)、信息技术(64学时)、织物组织学(32学时)、纺织品设计学(64学时)、纺纱学 (64学时)、机织学(48学时)、针织学(64学时)、纺织品质量分析与控制(48学时)。
示例二:工程设计制图(60学时)、工程力学(60学时)、纺织机械原理(45学时)、电工与电 子学(60学时)、信息技术(45学时)、织物组织学(60学时)、纺织品设计学(45学时)、纺纱学 (60学时)、机织学(45学时)、针织学(60学时)、纺织品质量分析与控制(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产品设计与加工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纺织材料实验、试纺试织综合实验、纺织品分析、纺织品质量检验实验、纺织 品分析设计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天津 | 交通运输(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7) | 物理必选 |
河北 | 交通运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山西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7 | ||
内蒙古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0 | ||
辽宁 | 交通运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吉林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2 | ||
黑龙江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安徽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山东 | 交通运输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河南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湖北 | 交通运输(办学地点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W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湖南 | 交通运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0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广东 | 交通运输(矫正视力≥4.8,不招色盲)(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218)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广西 | 交通运输(在南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重庆 | 交通运输(办学地点: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四川 | 交通运输(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贵州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云南 | 交通运输(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西藏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陕西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甘肃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新疆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天津 | 交通运输(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8 | 11200 | (2) | 物理必选 |
河北 | 交通运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25729 | ||
山西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2 | 18911 | ||
内蒙古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4 | 11265 | ||
辽宁 | 交通运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18961 | ||
吉林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9 | 14886 | ||
安徽 | 交通运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28054 | ||
山东 | 交通运输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3 | 35859 | ||
河南 | 交通运输(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38526 | ||
湖南 | 交通运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27685 | (2组)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广东 | 交通运输(非定向)(办学地点: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62376 | (21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广西 | 交通运输(5060元/年,在南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7 | 29385 | ||
重庆 | 交通运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27353 | ||
四川 | 交通运输(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45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