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06 18:37:57解决时间:2022-11-03 21:02
| 年份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 2021 | 576(智能科学与技术(主校区)) | -- |
| 2020 | 589 | -- |
| 年份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 2019 | 539 | -- |
| 2018 | 563 | -- |
(一)服装设计方向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培养具有完备的服装和服饰设计理论知识,以艺术审美与社会需求为参照,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服饰文化、掌握和利用现代国内外服装信息,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较强的工艺制作能力,毕业后能在相关企业、媒体、学校、科研机构从事服饰文化研究、服饰设计、服装营销及管理、时尚编辑等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西服装史、服装立体构成、设计概论、服装画技法、服饰图案、服装结构原理、女装结构设计、男装结构设计、品牌设计与开发、服装CAD、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定制设计、服装展示设计、中西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毕业设计等。
(二)配饰设计方向
服装配饰设计方向培养能够系统掌握服饰文化理论和服饰设计原理,充分了解国内外配饰领域的最新潮流、科技、工艺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并引导学生注重文化修养与设计、技术水平同步提高。毕业后能够在相关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从事配饰设计、整体形象设计、服饰文化研究、配饰营销及管理、时尚编辑等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西服装史、服饰设计流程、服装立体构成、配饰手绘技法、配饰综合材料与应用、配饰CAD、首饰设计与铸造工艺、配饰搭配艺术、纤维艺术设计、配饰综合制作、配饰展示设计、配饰市场营销、中西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毕业设计等。
(三)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
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方向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及实践训练,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设计表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装表演及形象设计专业人才能够从事时装表演、影视人物形象、公众人物形象、时尚形象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也可自主创业从事有创造力并专业性极强的主题式工作。
主要课程:中西服装史、服装造型设计、形象色彩学、形体塑造、舞蹈基础、服装表演技巧、服装表演综合表达、化妆造型基础、发型设计、镜前训练与时装摄影、人物造型设计、服装表演编导与策划、中西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毕业设计等。
专业代码:080907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提高性的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先行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并接受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另外,我们还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掌握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1 | (D) | 物理必选 |
| 河北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山西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 | 2 | ||
| 内蒙古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辽宁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 吉林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1 | ||
| 黑龙江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江苏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05)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安徽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 福建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3179(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江西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 河南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广东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西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贵州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陕西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76 | 17315 | (G) | 物理必选 |
| 河北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25729 | ||
| 山西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6 | 21202 | ||
| 内蒙古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6 | 15999 | ||
| 辽宁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16319 | ||
| 吉林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5 | 7638 | ||
| 黑龙江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5 | 13549 | ||
| 江苏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54994 | (0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安徽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28622 | ||
| 福建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19426 | 3142(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江西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25441 | ||
| 河南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主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43027 | ||
| 广东 | 智能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42895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西 | 智能科学与技术(54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2 | 31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