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学校简介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浙江省水利厅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浙江水电技工学校和1984年成立的浙江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校以来,学院秉承“厚德 笃学 修能”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活校、文化树校”的办学方针,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建成了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文明单位,是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水利建设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坐落于美丽的钱塘江畔、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由校本部、大江东校区和城北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998.9亩,拥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实训楼、行政楼、图书馆、体育馆等教学生活用房,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0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103万册。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8000余人,教职工近500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77.36%,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3.78%。
学院立足浙江,依托水利行业,以大土木类专业为主体,以水利水电、建筑艺术类专业为特色,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有水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工程与经济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6个教学单位,开设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机电一体化等22个专业。学院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按照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各项办学举措,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优势、特色建设专业项目10个,全国优质水利专业建设点、骨干专业、示范专业及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13个。建有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31门,省部级以上重点教材、优秀教材、新形态教材等33种,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学院注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有21个校内实训基地、356个联系紧密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南浔区政府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设有现代学徒制学院“大禹学院”,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被教育部列为建筑信息模型(BIM)“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为行业培训考证提供服务;学院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中国台湾地区等的10余所国(境)外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圣马丁大学开展水利工程专业合作办学,与美国贝茨学院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合作办学;作为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会员单位,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电技术类专业培训。学院于2008年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11年被评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14年被省人社厅认定为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基地,2016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不断深化文明校园建设,“扬伟人精神、树厚德之人”的“伟人文化”和“承大禹之志、传治水文化”的“治水文化”两大核心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涵养校园文化精神,引领学院和谐发展。展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推进各项事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专业
教学系 | 专业名称 |
水利系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测量与监理、设施农业技术、水利工程 |
建筑系 | 城镇规划、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
艺术系 | 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 |
机电系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信息系 | 会计与审计、网络系统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招生计划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学院以社会人才需求、学院发展规划、办学条件为依据制定招生计划,经学院办公会议讨论审定,报省教育厅批准后执行。具体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根据生源情况确需进行招生计划调整时,学院向计划主管部门及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执行。
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招生生源计划报(送)至各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工作办公室),并按规定时间向社会公布。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学费标准
学院严格按浙江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公布的浙江省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费标准执行。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2个专业每学年9000元;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土地整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5个专业(方向)每学年7500元;工程测量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建筑设计、建设工程管理、市政工程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风景园林设计11个专业每学年6600元;会计、互联网金融、移动商务3个专业每学年6000元;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美合作)、水利工程(中美合作)2个专业每学年15000元。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历史沿革
1959年,浙江水电技工学校成立。
1984年,浙江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成立。
1996年3月,浙江水电技工学校和浙江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办学。
200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利用同济大学教学资源,由浙江省水利厅承办。
2008年,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2012年,获中国教育协会“2012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荣誉称号。
2014年,被评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2015年,学校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6年12月,学校成立翔宇创业学院。
2018年1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通报》(文明委[2017]10号),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根据浙事改办〔2019〕120号文件精神,浙江省水利水电干部学校并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撤销浙江省水利水电干部学校事业单位建制。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师资力量
根据2017年5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共有教职工382人,其中专任教师20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68人,占32.69%,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教师98人,有双师素质教师168人,入选市厅级及以上人才支持计划78人次,其中水利部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浙江省“新世纪
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6人,浙江省水利厅“325拔尖人才工程”培养对象6人,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3人,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人员7人,共有浙江省教学团队2个。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合作交流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与美国贝茨学院合作举办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项目,于2014年正式获得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并于教育部完成备案,获得了招生资格。2014学年,该校共有12名学生参加了浙台教育交流中心举办的两岸交流生项目并顺利返回;水利系设施农业专业继续有4名学生赴美国参加俄亥俄州立大学举行的顶岗实习项目;与杭州韩国世宗学堂合作举办的韩国文化体验选修课继续进行,两期共有60名学生参加。此外,该院还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韩国湖南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学校荣誉
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科研成果
2014年以来,学院立项省公益基础研究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作为联合申报单位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高层次科研项目实现新突破;立项省水利厅科技项目、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市厅级科研项目183项;承接技术服务项目69项,合同经费651万元,获得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外观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5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55篇,核心期刊以上102篇,其中浙大一级、SCI及EI收录期刊论文23篇。2016年杭州大禹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质升为甲级,承接了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技术服务、龙游高秤桥水库监理等项目,近三年年均合同额1500万元以上。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建设
根据2017年5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共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个和骨干专业1个、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3个、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优势专业1个、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共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院级精品课程36门。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联系方式
0571-83863268 | 83863688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二、学校地址
杭州市萧山高教园区